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9)第二期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发布时间:2009-05-09 来源: ]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赵树芸, 熊剑秋, 李美光
(丽江市玉龙县白沙乡畜牧兽医站,白沙 674100)
 
    摘要:论述了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因、症状、治疗以及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预防接种等预防措施。
关键词:仔猪;大肠杆菌病;预防;治疗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猪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仔猪消化道传染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死亡率较高,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加强哺乳母猪和仔猪饲养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控制该病的发生对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病原因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并通过消化道进入猪只体内。由于仔猪的消化系统功能尚不甚完善,唾液、胃液分泌不足,不能激活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能力极低,胃酸缺乏,不能抑制大肠肝菌的繁殖。因此,当饲养管理不当或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本病。就母猪自身而言,饲养管理不好、饲料品质差、突然更换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等都可引起母猪体质下降和消化功能失常,泌乳过多、过少或过稀、过浓以及乳汁不良,给水不足以及仔猪饮水不洁,从而致使仔猪消化障碍而发病。环境因素而言,猪舍潮湿阴寒,圈舍污秽,气候突变、阴雨潮湿也会促进本病的发生。此外,仔猪的营养不良(如缺铁),也会诱发此病。春夏之交,气候多变,正是猪大肠杆菌病多发的季节,要控制本病就应了解其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临床症状
    仔猪大肠杆菌病因发病日龄及原菌血清型的差异,临床症状不同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
2.1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是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 1 周龄(以1~3日龄多发)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重症病猪肛门松弛,粪便失禁,全身脱水,眼球下陷,肛门和阴门呈红色,如不及时治疗,迅速脱水而死,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很高。同窝仔猪中发病率高达90%以上,病死率几乎是 100%(杜凤君,于连河.2006)。
2.2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是10~30 日龄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出有特异腥臭味的灰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病猪食欲不振,脱水,消瘦,体温变化不大,本病的发病率在 50%左右,病死率较低,耐过后仔猪生长迟缓。
2.3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仔猪断奶后多发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
麻痹,剖检胃壁和肠膜显著水肿为特征。
多为突然发病,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不高(个别可达40.5℃),行走无力,运步不协调,易跌倒。当出现神经症状时,病猪无目的走动,转圈或盲目冲撞,后躯麻痹,叫声嘶哑,常在眼脸和头颈部出现水肿,甚至发展到全身。并在口、鼻、肢端、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紫斑,视力减退乃至失明,死前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泡沫样粘液,最后尖叫抽搐而死。本病发病率不太高(l0~30%),但病死率很高(80~90%)。
 
3 预防措施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积极改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做好经常预防工作。
3.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状况。(1)保证妊娠母猪良好体况和均衡全面的营养需要,防止母猪产后缺乳或乳汁过稀、过浓,以保证产后母乳的量与质。(2)产前、产后3~5d内要适当减少精料饲喂量,适当增加青绿饲料饲喂量,防止产后母猪乳汁因饲喂高能量、高蛋白饲料而含乳脂过高,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而拉稀。(3)保证哺乳母猪充足的营养,以分泌足够的乳汁。一般产后一周哺乳母猪饲喂量应达到标准量,计算公式为:每日饲喂量(kg)=1.5+仔猪头数×0.5。(4)母猪饲料应保持新鲜,禁止饲喂变质、霉变、品质不稳定的饲料。
3.2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
    (1)新生仔猪应加强护理,注意固定奶头。初生个体小的固定在母猪前面的乳头吃奶;保证及早吃足初乳,做好防寒保温工作。(2)注意补铁。初生仔猪体内含铁量有限,一般于3日龄左右已消耗殆尽,而猪乳中含铁量又低。因而仔猪缺铁是普遍现象,仔猪缺铁会引起仔猪缺铁性贫血,诱发仔猪发病。因此,对初生仔猪必须补铁,可注射富铁力牲血素。(3)及早补料。哺乳母猪在泌乳25d左右时,泌乳量达到高峰,尔后则逐日下降,可是仔猪仍处于强烈生长发育阶段,而且对营养的需要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加大。为了保证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早期发育,一般于7日龄开始对仔猪补乳猪料,使仔猪尽早认料和开食。乳猪料从仔猪开食一直喂到断乳后体重达到15kg时,再逐步换成断奶小猪料,即断奶不换料。这可有效地避免由于断奶、换料不适引起仔猪白痢或水肿病的发生。
3.3 保持清洁适宜的圈舍环境
    保持圈舍环境的清洁适宜对防止仔猪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1)保持适宜的圈舍温度。适宜的温度是养好仔猪的关键。低温是导致仔猪黄白痢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从出生到20日龄左右的仔猪,要求温度较高。在保证舍温在18℃的前提下,还应为仔猪提供一个局部高温环境。可在母猪圈舍一角设置保温育仔室,在顶端悬挂一盏红外线灯供热。同时应根据季节变化做好仔猪的防寒保暖或防暑工作。(2)防止圈舍过于潮湿。开放式养猪,一般湿度不大,所以,湿度的影响多不提及。但封闭式养猪,湿度对仔猪的影响就显得较为突出。由于猪的粪尿、饮水、冲洗、消毒等都会使猪舍湿度过高,所以应设法控制舍内湿度,以“适温低湿”最为理想,舍内相对湿度最高不能超过70%。(3)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以阻断仔猪与致病源的接触。母猪舍中每批猪转出去后,要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杀死病菌。对母猪周围环境也要进行定期消毒。采用冲洗、干燥、消毒结合的方法,反复多次可有效杀死病菌。经常保持猪舍清洁,不让粪尿和污水积存,经常保持对饲槽进行清洁。
3.4 预防接种与药物预防
3.4.1预防接种
    母猪分娩前l5~21d注射1次大肠杆菌K88、K99,987P三价灭活菌苗。
3.4.2 药物预防
    (1)对母猪补硒可提高仔猪免疫机能。(2)应用酸化剂在仔猪饲料中加入l.0~l.5%的柠檬酸(乳酸和食醋也可),可提高胃内酸度。既适合有益乳酸杆菌的繁殖,又能抑制有害大肠杆菌,还能提高消化酶活性。(3)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喂服益生素,如非致病性大肠杆菌NY-10、促菌生、调痢生和乳康生等。用促菌生(DM423菌株)预防水肿效果也很好。促菌生是一种需氧菌,在肠道有氧条件下迅速增群繁殖。间接地抑制病菌的生存,从而达到预防目的。
 
治疗
4.1 仔猪黄、白痢的治疗
    (1)仔猪黄、白痢可用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磺胺-6-甲氧嘧啶硫酸卡那霉素。(2)青霉素、肠炎速克、病毒汞三者合用疗效很好。(3)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可用口服补液方:氯化钠3.5g,碳酸氢钠(小苏打)2.5g,氯化钾1.5,葡萄糖20g,加水至l000ml。
4.2 猪水肿病的治疗
    (1)抗菌素治疗仔猪黄白痢。(2)促使毒素排出体外:用硫酸镁或人工盐。(3)利尿消肿和强心:速尿10%葡萄糖或25%甘露醇的应用可缓解水肿症状,还可用50%葡萄糖5~10ml进行腹腔注射。20%安钠咖用于强心。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病,死亡率高,如抢救不及时可全窝死光,对母猪生产危害较大,生产中应给予足够重视。要控制该病的发生,只有切实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预防工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润生.猪生产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l995
[2] 王跃虎.猪腹泻[J].云南兽医. 2003(2):11
[3] 杜凤君,于连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5月/21日/第005 版
[4] 吕文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J].养殖顾问, 2008,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