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7)第一期

永德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新品系选育

[ 发布时间:2008-01-16 来源: ]
永德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新品系选育
 
邓菊芬l*  吴维群l  杨卫良2  张红映2  李文武2  张英俊3
(1.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昆明 650225;2.云南永德县畜牧兽医站,永德 677600;
3.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要: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最适宜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在云南己种植20多年。永德县是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目前退化严重。针对非洲狗尾草穗分化现状,采用单株选择法,初选3个群体,即群体I-长穗、褐色;II-长穗、深棕色;Ⅲ-长穗、金黄色。通过3年对非洲狗尾草穗长、穗色、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群体I分蘖能力强,叶量丰富,花色相对稳定,而种子产量方面不占优势;群体II与III植株高、穗长、单穗重、种子生产潜力大。
关键词  非洲狗尾草  品系  选育
 
选育目的
    纳罗克非洲狗尾(Setaria sphacelata (Schum)Stapf ex Massey cv.Narok)是狗尾草属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Schum)Stapf ex Massey)种中的一个栽培品种,我国台湾叫鸽草。原产于肯尼亚的阿尔德地区(海拔2190m),1963年由R.J.jones引入澳大利亚,1969年成为澳大利亚国家登记品种。1983年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云南牲畜和草场改良项目”中引入云南,经多点试种,结果表明,云南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最适宜种植区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并表现出以下特性:耐旱、耐寒、耐水淹、抗病虫害、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等;1997年经全国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正式登记为引进品种;迄今在云南省推广种植面积近6700hm2。由于其优质、高产、抗性强,不仅用于草地生态建设,也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如昆曲、玉元、大保等高速公路的护坡,以及用于水库边坡护堤等,均表现出生长速度快、耐旱等特点。因此,纳罗克非州狗尾草是云南省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广大地区草地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中最理想的禾本科牧草之一。
    永德县1994年从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引进纳罗克非洲狗尾草进行试种,在永德县的明朗乡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易栽培管理,可行种子或营养繁殖,且能正常开花结实,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目前,己建立人工草地2733hm2,其中种子基地744hm2。多年来,狗尾草从种子田的建立到种子收获、加工、出售等,没有规范的技术规程,缺乏科学的良种繁育体系,致使生产的种子质量差、产量低、种子田混杂退化加剧、品种典型性丧失,主要表现出株高降低、分蘖率低、穗子短、穗分化、种子产量低等。因此,开展非洲狗尾草新品系的选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选育方法与技术路线
    选育工作从2004年7月开始,从2001年在永德县建植的667hm2狗尾草种子田中,根据其分化现状,初选3个群体。即:群体I-长穗、褐色;II-长穗、深棕色;Ⅲ-长穗、金黄色。
2.1 选育方法
    采用单株选育法,按初拟定的3个群体特征分别确定选择植株。移栽时选择成熟一致、穗长一致、颜色一致的穗作整株移栽的材料,每株应保留5-7个分蘖株,采收优良分蘖的种子后,作好标记,剪割地上部分,并去除不符合目标的分蘖,然后移栽到选育基地,建立各群体单株选育圃,观测其植株性状及生育期,待种子成熟时采收性状优良的第一代单株种子。第二年将选育收获的第一代种子播种,获得选育的第二代植株,然后每年采收新获得的种子再进行播种。如此进行3年。经过3年的单株选育获得了性状优良的永德非洲狗尾草选育品系,并收获一定数量的原原种。
2.2 技术路线(略)
3  选育圃的建立
    选育圃距永德县城3公里,原属县果技站的果园,其地势平坦,土壤耕作层深、肥力均匀,三个集团群圃相互之间相距300-500米,中间有果树和农作物隔离,以保证收获种子的纯度。
每个集团选择移栽60株,塘植,间行距40×40cm,种子播种,单株条播,间距40cm。
选育圃记载测定内容与方法
4.1 移植率或出苗率:在各行取2平方米,检查移植率或出苗率,重复3次。
4.2 物候期:按常规记载。
4.3 茎叶比:抽穗期测定植株茎和叶的比例。
4.4 生殖枝高度:入选的优良植株生殖枝分别测量、记载,并计算平均数。
4.5 生殖枝数:指选定的整株全部生殖枝数量。
4.6 穗长:指选定的优良植株生殖枝穗的长度,分别测定计算其平均值。
4.7 穗带芒直径:指选定的优良生殖枝的穗中部包括芒的直径,分别测定记载后,计算其平均值。
4.8 穗不带芒直径:指选定的优良生殖枝穗中部不包括芒的直径,分别测定记载后,计算其平均值。
4.9 单穗鲜重:指单个穗的平均鲜重,取优良的5-10个穗,称出总的鲜重,然后除以穗数,计算平均单穗的鲜重。
4.10 单穗干重:指阴干后的单个穗的平均干重。
4.11 花色:指穗部及花的颜色。
4.12 种子颜色:指成熟种子的颜色。
4.13 牧草产量:种子成熟后人工采集测定产草量,留茬10cm。
结果与分析
5.1 -长穗、褐色
    三年的选育结果表明,长穗褐色狗尾草移植率为90%,出苗率75%,平均株丛高度146cm,分蘖数282.7个/株,生殖枝数214个/株,生殖枝高192.2cm,穗长219cm,穗带芒直径11.6mm,穗不带芒直径5.37mm,穗总鲜重5.4g,单穗重0.768g,干鲜比1:315,抽穗期茎叶比1:1.41,种子千粒重0.43g。从结果可知,该群体分蘖能力强,叶量丰富,花色相对稳定,而种子产量方面不占优势。
5.2  II-长穗、深棕色
    选育结果表明,长穗深棕色狗尾草移植率为90%,出苗率75%,平均株丛高度152.l cm,分蘖数98.8个/株,生殖枝数77.7个/株,生殖枝高251.2 cm,穗长31.44 cm,穗带芒直径10.94mm,穗不带芒直径6.67mm,穗总鲜重12.88g,单穗重1.85g,干鲜比1:312,抽穗期茎叶比1:2.59,种子千粒重0.51g。从结果可看出,该群体植株高,穗长,单穗重,种子生产潜力大。
5.3  III-长穗、金黄色
    选育结果表明,长穗金黄色狗尾草移植率为90%,出苗率75%,平均株丛高度148.1cm,分蘖数121.7个/株,生殖枝数78.5个/株,生殖枝高208.12cm,穗长26.9cm,穗带芒直径10.9mm,穗不带芒直径6.17mm,穗总鲜重l0g,单穗重1.25g,干鲜比1:315,抽穗期茎叶比1:1.02,种子千粒重0.43g。该群体所观测结果与II-长穗、深棕色群体相近。
讨论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为4倍体,2n=4x=36,多年生丛生性上繁禾草。根系发达,入土深度可超过l m;分蘖枝茎扁平、基部呈粉红色;叶片柔软无毛,叶鞘靠近节间处有微毛,叶色深绿;开花期株高1.8m左右,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长15-38cm,小穗常为棕褐色,被刚毛包围,柱头多数为紫色,少数白色;种子较大,呈宽卵圆形,直径3mm左右,千粒重0.835g。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属异花授粉植物,是一个复杂的异质群体。因为异花授粉植物的群体是由来源不同、遗传性不同的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异质结合子所繁衍的后代,不仅同一群体内包含了许多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个体间的遗传型和表现型都是不一致的,所以每个个体在遗传上也都是高度杂合。
初选育的三个群体主要是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穗发生分化的基础上,从提高狗尾草种子生产出发,围绕穗长、穗色及穗特征等确定选育目标,通过三年对三个群体在单株选育过程中的观察。结果表明,三个群体的植物学特征特性基本上保持原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的特征特性,仅是I-长穗、褐色群体分蘖能力强,叶量丰富,而种子产量方面不占优势,而群体II -长穗、深棕色与群体III-长穗、金黄色表现相近。此结果与初选三个群体前,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的变异分化调查结果相一致。调查将变异分化的狗尾草分为3个类型:即长穗褐色、长穗金黄色、长穗深棕色。对各群体生殖枝高、生殖枝数、单株分蘖数及穗部形态特征进行测量,结合数量统计分析、运用SAS v8软件对3个群体的形态变异程度进行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殖枝数、分蘖、穗长、穗不带芒直径三个类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生殖枝高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出长穗褐色群体基本归为一类,而群体长穗金黄色、长穗深棕色存在一定的分化程度但分化则不显著。
7  结论
7.l  I-长穗、褐色群体可作为一个新品系,开展品种比较、区试和生产试验,重点用于刈割和放牧利用。

7.2  II-长穗、深棕色与Ⅲ-长穗、金黄色可归为一类,先开展集团选育,观察其是否发生穗分化,若穗色比较稳定,将开展品种比较、区试和生产试验,主要从种子生产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
作者简介:邓菊芬(1965- ),女,汉族,副研究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