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7)第一期

特高多花黑麦草在昭通市鲁甸县的推广利用

[ 发布时间:2008-01-15 来源: ]
特高多花黑麦草在昭通市鲁甸县的推广利用
 
李富萍1  唐盼平2
(1.昭通市畜牧兽医站,昭通 657000;2.鲁甸县畜牧局,文屏镇 657100)
 
摘要:总结了昭通市鲁甸县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cv.Tetragold)推广利用的措施和方法,结合实际,分析了推广种植多花黑麦草的优点,总结了取得的经验和建议,供相似地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特高多花黑麦草  种植方法  建议
 
前言
    鲁甸县的龙树、水塘平均海拔分别为2180米和2497米,年均气温为11℃和9.3℃,无霜期198天和152天,年降雨量960毫米和850毫米,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种植业结构单一。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水稻和荞麦。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传统的籽实农业常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产量较为低下,效益不高,增收难的问题始终困绕着当地的老百姓。发展以牧草种植业为主的营养体农业对太阳能的转化和利用率提高2-5倍,且通过养畜延长了产业链,大幅增加效益。水磨乡于2003年首次试种特高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cv. Tetragold)10.87hm2之后,水磨、龙树相继扩大了种植面积,到2006年达到147hm2,并于2005年启动了龙树乡稻田种草养殖小区建设项目,通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目前项目已初见成效,同时在牧草的栽培技术、管理利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农田种草取得的成效
2.1 种植特高黑麦草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产草量是牧草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根据三年来对特高黑麦草的产量测定,结果显示:水磨乡2004年共刈割4次,平均每公顷产鲜草139650㎏,2005年由于播期提早一个多月,共刈割5次,平均每公顷产鲜草151545㎏,2006年为136755㎏,按平均每公顷产150t,110元/t计算,除去成本3750元,纯收入12750元,与种植玉米、洋芋相比可增收7500元,通过养畜转化后,效益可增加5倍以上。
2.2 特高黑麦草有较强的抗逆性
    众所周知,2005年我市包括鲁甸在内的部分县区遭遇严重旱灾,粮食减产70%左右,相比之下,牧草在前两次刈割时产量减少约20-30%,后期雨水充足,按时施肥后,牧草产量达到正常水平,减产程度远远小于粮食作物。牧草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抗病虫害的能力也要强得多,但在生长旺盛期,由于高温多湿,植株密集,容易发生像根腐病、锈病和粘虫、蛴螬之类病害,只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牧草产量影响较小。
2.3 特高黑麦草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特高黑麦草叶量多,叶肉肥厚,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极佳,农户普遍反映,畜禽都喜欢采食,采食率在95%以上,而且营养丰富,干物质中初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饲喂牲畜,日增重明显提高。
2.4 农田种草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农田种草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培肥土壤,昭阳区对草地水土保持监测结果显示,人工草地分别比每公顷洋芋地和荞麦地减少水土流失6960㎏和1209㎏,分别减少地表径流34935㎏和14880㎏。牧草根系发达,经微生物分解后,可使土壤中微生物增加27.1%,速效N、P、K的含量分别增加11%,25.5%和57.2%,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后茬具有增产作用。通过种草养畜增加的农家肥,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不但节约成本,还可有效防止土壤板结。此外,种植牧草可减少农药残留对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的污染,对改善生态、净化水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经验和措施
3.1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特高黑麦草属冷季行牧草品种,在滇西南、滇中及我市的江边河谷地区适宜秋播,在水磨、龙树等高寒冷凉地区适宜夏播,于5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3.2 整地和播种
    播种方法采用翻耕播种,将田地翻犁耙细平整后,按幅宽2米起沟,以行距20-30cm,播幅5cm,按每公顷12-15㎏播种量进行播种。根据几年来的经验,在种草过程中,播种的均匀程度不易控制,有人建议用细沙或钙镁磷肥拌匀进行播种,在实践中并不理想,相比之下,将一块田的草种按整理的墒数进行等份,按每墒一份直接撒于播幅内效果较佳,撒种力求均匀,风大时暂时不要播种。播种后覆土1cm,并按每公顷施农家肥22500㎏以上或钙镁磷肥600㎏作底肥,播种2-3天后不下雨,要及时进行浇水,以防抗种。
3.3 加强田间管理
    特高黑麦草的特点是喜湿又怕水渍,对氮肥反应敏感,因此,我们着重抓好浇水和施肥两个环节,鼓励农户以施农家肥为主,在农家肥不足的情况下,才补施尿素,并结合灌水,可大大提高产量和质量。每次刈割2-3天后,每公顷施农家肥6000-7500㎏,尿素或复合肥150㎏。此外,安排技术人员经常到田间观察牧草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观测结果说明牧草病害发生极轻微;虫害主要为粘虫,防治粘虫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杀虫剂进行喷施,效果较好。
3.4 适时收割利用
    特高黑麦草播种45-50天后即进行第一次割草,以促进分蘖,留茬高度低于3cm,以后根据牧草长势,每隔20-30天刈割一次。割下来的青草第一次饲喂应控制在总采食量的30%以下,待牲畜适应后再逐渐加量,用不完的牧草,用于青贮或晒制青干草。由于特高黑麦草的水分含量较高,饲喂过程中部分牲畜出现“拉稀”现象,可采取提前一天收割,摊开晾晒萎焉后再利用。
存在问题
    实践证明,在龙树、水磨这一冷凉地区,推广种植特高黑麦草是成功的,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特别是龙树水改旱地种草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实施两年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牧草还没有达到最佳产草量,优质、高效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主要是:
4.1 今年用于种植牧草的用地,原规划为水改旱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农技部门在用旋耕机犁地时犁得过深,将耕作层下的心土层翻犁到上面,这部分土通透性差,粘性大,肥力低,农户在平整地块时根本无法将地块打碎,影响出苗率和整齐度,最终影响产量。
4.2 部分农户大局意识不强,主要排水沟开挖太浅,致使雨季排水不畅,使牧草受水浸渍而凋萎死亡。
4.3 尽管技术人员已反复向农户强调播种不能过量,但相当一部分农户在撒种时仍然贪多,固执地认为播种量大,产量也高,而结果恰恰相反,播种量过大的田地,小苗密度过高,植株纤细,分蘖少,长势弱,还容易倒伏,产量反而不高。
4.4 牧草的加工、贮备设施缺乏,目前虽然修建了一定数量的青贮窖,但在牧草生长旺季,满足不了需要,在牧草的收割、加工方面,都是传统的人工割草和青贮料人工装填方式。
4.5 牧草种植、管理技术及最佳饲喂搭配比例,牲畜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都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建议
5.1 继续扩大特高黑麦草的种植面积,抓好龙树农田种草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用于种植牧草的水田早做规划,落实田块,至少在播种前一个月翻耕,晾晒,深度不超过20cm。
5.2 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播种量,深挖排水沟。
5.3 对于养殖大户,可扶持性购置牧草加工机械,如割草机、青贮捆包膜机等,减少养殖户的劳动强度。此外,开展多种多样的牧草贮存方式,如塑料袋青贮,晒制青干草等。
5.4 加强牧草种植、管理、利用以及家畜饲养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