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云南草业(2007)第二期

楚雄南苜蓿生产示范研究报告

[ 发布时间:2008-01-17 来源: ]
楚雄南苜蓿生产示范研究报告
 
赵业宁1[1]  吕建斌2
(1.禄丰县畜牧兽医局金山兽医站, 金山镇 651200;2.云南农业大学106信箱 昆明 650201)
 
    摘要:近年来,我省冬季种草面积逐年扩大,主要种植以多花黑麦草为主的单一禾本科牧草,开发冬季表现优良的豆科牧草,提高冬春季牧草的品质尤为重要;本试验选择在我县多年种植的豆科牧草-楚雄南苜蓿为观测对象,进行观测、评价和鉴定,旨在为相似地区冬春季推广利用优质的豆科牧草楚雄南苜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楚雄南苜蓿  生产试验  干物质产量  营养价值
 
    楚雄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又名金花菜、黄花苜蓿、黄花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半直立草本植物。楚雄南苜蓿主根细小,侧根发达,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土壤PH值在5.0-8.5之间均可种植。为使“楚雄南苜蓿”在我省得到更好的推广利用,我们在禄丰南冲连片示范种植0.7hm2,并进行详细观测。
1 试验地及材料
1.1 试验地
    示范试验地设在禄丰县南冲村委会滑石板村小组稻田内,海拔1595m,年降雨量800mm,土壤偏酸性,土壤肥力中等,前作为水稻,地势平坦,水位低。试验涉及农户14户。
1.2 试验材料
    楚雄南苜蓿种子、样方框、尺子、镰刀、电子称等。
2 试验方法
2.1播种量及种子处理
    带荚播种量为80Kg/hm2。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分为两步,第一步晒种:为了提高种子的活力和发芽 率,将种子选择晴天晒种2天。第二步浸种:将晒好的荚果种子装入麻袋或编织袋中放入加有0.1%多菌灵的水中浸泡48h,以达到为种子消毒减少病虫害和种子达到所需持水量,提高发芽率。每公顷用磷肥225Kg、钾肥7.5 Kg拌种,促苗壮实,早生快发,提高产量。
2.2播种时间和播种方式
    于2005年9月15日完成播种。此时,稻田的田间持水量一般在70-90%之间,有利于楚雄南苜蓿的发芽齐苗,播种主要采用稻田免耕直播,在稻谷微黄时开沟排干田水,过5天检查稻田没有积水时将已准备好的种子均匀播撒于稻田中,收割稻谷时将种子镇压于泥土中,待稻谷收获后种子就能发芽出苗。
2.3 田间管理
2.3.1补播除杂
    播种后10天,若发现土壤积水造成烂种或干旱缺水,出苗较差者要及时补播和排灌,保证有效苗,楚雄南苜蓿苗期生长缓慢,要注意除杂保苗。
2.3.2 适时追肥
    在稻谷收获后,施农家肥22.5t/hm2,有利于全苗、壮苗。一个月后视田间土壤含水量多少配合灌水,视土壤肥力情况和苗的长势配合施肥,施复合肥10Kg/hm2,在每次牧草刈割后应及时追施化肥和灌水,以提高牧草产量和刈割次数。楚雄南苜蓿冬春可刈割三茬,种草农户习惯刈割二茬;第一茬的再生草分蘖强,生长快而茂盛。如需留作种用,仅在早期刈割利用一次,其再生草留作收种。
2.3.3 病虫害防治
    楚雄南苜蓿的病虫害防治有以下两点。第一为病害:白粉病、炭疽病。白粉病可用粉锈灵或粉锈清进行防治,炭疽病用多菌灵、白菌清、代森锌等药物进行防治;第二为虫害:蚜虫。因蚜虫对黄色具有趋向性,尤其留作种子的田块要加强对蚜虫的防治,在开花现蕾期进行第一次防治,15天后进行第二次防治,以保证种子的成熟、饱满。
3 试验结果
3.1植物学特征及物候期
    楚雄南苜蓿植株无毛,主根细小,侧根发达,密集于表土层,每株有根瘤6~10个,茎丛生,匍匐或直立,高30-100cm,基部多分枝,无毛或稍有毛。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心脏形,长1.0~1.5cm,宽0.7~1.0cm,顶端钝圆或微凹,上部边缘有锯齿,下面有疏毛;侧生小叶略小,托叶裂刻较深。花腋生,2~6朵呈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深裂,花萼筒有疏柔毛;花冠蝶形,黄色。荚果螺旋形,直径0.6cm,边缘有刺毛,刺端有钩,含种子3-7粒;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2.0g。本试验选择水稻收获前把种子播撒于稻田中,水分充足,气温适宜,出苗整齐,分枝迅速,长势良好。9月15日播种,10天出苗,30天开始分枝,90天开始现蕾开黄色小花,花期为60天左右。
3.2 鲜草和干草产量
    测产采取在连片面积中随机取9个样点,每个样点取1㎡样框割后称重,取其平均值,并连片面积中随机取60个样点,测其株高及分枝数。第一次测产时间为2005年12月12日,楚雄南苜蓿普遍开花,测得平均高度为48.82cm,平均分枝数为4.35,鲜草产量为37t/hm2,干物质产量达7.99t/hm2,干鲜比为21.6%。第二次测产于2006年2月22日,方法同上,测得平均株高98.42cm,分枝数6.03,鲜草产量为74.3t/hm2,干物质产量达16.5t/hm2,干鲜比为22.2%。
3.3 种子产量
   经3月份对三户农户留种的楚雄南苜蓿种子产量进行测定,平均净种子产量达750Kg/hm2。楚雄南苜蓿种子产量的高低在于管理,水肥条件的好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据研究,在水肥条件和管理良好的条件下,其种子产量可高达1100kg/hm2
3.4 营养成分
    经楚雄州农产品检测中心分析,盛花期的楚雄南苜蓿干草粉粗蛋白为17.79%,粗纤维23.5%,灰分18.22%,钙1.07%,磷0.64%。
4 结论
    从物候期、干物质产量、营养价值等试验结果可看出,楚雄南苜蓿一次性测产的干物质产量可高达16.5t/hm2,干草粉的粗蛋白含量达17.79%,是南方冬春高产优质的蛋白饲草,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在水稻-牧草轮作体系中,使用免耕法播种可节省劳力,又可为家畜提供优质的青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冬春饲草供应的不足并提供优质蛋白饲草。
5 利用
5.1鲜草利用
    楚雄南苜蓿一般在种植当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进行刈割利用,可刈割1~3次用于饲喂家畜,最佳刈割时期为现蕾至开花期。如不及时刈割利用,进入结荚期后,营养成分迅速下降。楚雄南苜蓿种植粗放,管理简易,适应性广,深受养殖户的欢迎,是解决冬春猪、牛、羊、兔、家禽、马等动物优质青绿饲料的重要措施。楚雄南苜蓿富含维生素A、C、E及多种氨基酸,幼嫩茎叶尖部可做蔬菜食用,营养价值高;其根和全株可药用,性味微苦、凉,清湿热,利尿通淋,主治黄疸,尿路结石,夜盲症等。
5.2 干草利用
    可晒干后制成青干草,解决冬春季饲草短缺的问题,也可粉碎成草糠作为猪、牛、羊、禽类的蛋白饲料。
5.3 绿肥利用
    楚雄南苜蓿主根细小,侧根发达,密集于表土层。每株有根瘤6~10个,具有固氮作用,为土壤提供氮素,能疏松土壤,对土壤有良好的养护作用。种植楚雄南苜蓿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可为下茬作物提供氮素,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综上所述,楚雄南苜蓿适宜在禄丰或气候相似的地区冬春种植,既可解决冬春草畜矛盾中饲草供应不足的问题,还可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赵业宁(1971- ),男,汉族,云南禄丰人,助理畜牧兽医师。
 
主要参考资料
[1] 黄必志,金卫华,王跃东. 农田种草与草产品开发[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2] 徐驰,杨培昌,陈兴才,等.云南冬闲田种植的优良豆科牧草—楚雄南苜蓿[J]. 云南草业,2007,(1):93-94.